位于北京中關村的海淀圖書城昊海樓越來越冷清,“圖書按斤賣”、“全場1至5折”的大字招牌讓人感到人文知識似乎在過氣打折。中關村創業大街已經取代海淀圖書城,成為中關村西北角的新名片,也成為當前創業創新的縮影。
同一天晚上,在創業邦的智能硬件輔導課結束后,來自北京、南京、大連等地二十多名創業者留下來晚餐,為的是和投資人、創業明星人物繼續交流,“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創業者分享,這個很有價值。”一位名叫胡超的創業者這樣感慨。
以創業創新為名的各方正火熱激蕩:無論是初次,還是連環創業者,項目繁多,創業者獲取資源的門檻降低,融資比以往任何時候容易,虛報融資金額已經成為潛規則。
曾經投資過明星創業公司的投資人不甘給機構打工,紛紛辭職募集資金再創業做投資。過去兩年的ipo上市浪潮告一段落后,熱錢涌入創業領域,大小創投機構爭搶項目,泛濫的投資機構沒有特別的優勢只能在資金投入上競爭,導致多數項目估值明顯夸大,“經驗和資源對創業者不是稀缺品,風投只剩下錢了”。
創業者馬不停蹄參加各種活動,尋找創業機會,招人,找資源,哪怕是聽聽別人對自己產品建議也感覺有所收獲。
如果回溯過去二十年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發展史,似乎再也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進行創業了。
創業激蕩
今年7月,泡面吧創始人王沖和他的90后創業小伙伴們因為股權分配、公司控制權等問題意見不一導致在a輪融資前公司分崩離析,王沖和另一創始人嚴霽玥被公司“開除”。
就在人們似乎把這個合伙人分家的風波忘記的時候,中秋節前的一天,王沖告訴騰訊科技。”風波過后,我們一直在專心做產品,不打口水仗,新產品不久之后面世。”
“我們都還好,夢想不死。”王沖說。國慶節之后,他們關于在線教育的新產品將擇期上線。
創業夢想不死的還有薛皎。去年頭次創業,選擇的方向是家政服務o2o,類似于e家潔、阿姨幫等。與這些和阿姨直接簽約的模式不同,他選擇了和線下家政公司合作。結果,自己擅長的線上和線下的合作伙伴意見不一,導致一拍兩散。
今年,在家政領域碰壁的薛皎又尋找到了新的方向,依然是o2o,不再是保潔阿姨,而是請廚師來家里做飯,這是目前在懶人經濟里的比較搶眼的app“愛大廚”。薛皎的公司名不咋是“小跑生活”,轉而成為“愛大廚”信息有限公司。
前后一年之間,“融資比以前容易,投資人會催著你往前走。o2o的模式以及面臨的問題我想的比以前清楚,覺得創業更有意思了。”
相比較這些創業的“菜鳥”,身為連環創業者,現picooc創始人張悅相對從容。
張悅的上一次創業是移動互聯網,從2009年開始,在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之初,他開始創辦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培訓學校博看文思,后來將博看文思出|售給其他公司。
很快,張悅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創業方向。2013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在北京海淀圖書城對面的左岸公社,張悅回到了自己曾經創業幾年的博看文思的一間辦公室里,向騰訊科技描繪了自己創業的新想法——做智能硬件。在當時,還沒有任何的軟件和硬件demo,只有一個視頻小片,張悅已經決定做健康管理的智能秤。
一年之后,picooc獲得了騰訊、京東的b輪2100萬美元投資,智能秤已經實現穩定出貨,這個成績在智能硬件屢屢跳票的第一批創業者中實數不易。“我現在已經很少做日常管理,想的更多的是產品的發展方向,未來的規劃。”張悅說。
王沖、薛皎、張悅都是創業大軍的一員。現在用多如牛毛來形容創業者和項目并不過分。媒體報道是風向標之一。最近半年,主動找科技媒體的創業公司越來越多,智能硬件、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o2o等領域是大熱門。
大概看去,這其中不乏靠譜的項目,他們或者有較為清晰的產品思考、戰略規劃、市場前景預估,或者團隊創始人是行業知名人士或連續創業者,有的團隊具有不錯的投資背書。
但也有投機者。
比如他們對項目太過樂觀夸夸其談,個別早期初創公司一上來就大談愿景,“我們要顛覆……”、“這是我們的理念……”、“我們相信3年后肯定能上市……”,而當被問到如何應對現實的諸多問題以及如何盈利時,很多人都只能用“我們目前不考慮盈利,先要把用戶量做起來”這句話作為答復。
熱錢涌入
移動寵物社交app“寵物說”,以圖片拍照工具作為切入點做寵物社區,寵物說聯合創始人兼coo王悅名告訴騰訊科技,從今年年初以來,寵物說前前后后談了近10家投資機構,最終接受了融銀資本1000萬的天使投資。
王悅名身邊也有不少創業的朋友,今年也紛紛拿到了融資。他明顯感受到,今年和前年、去年相比拿錢更容易,“今年出現很多爆紅的現象級產品,投資人看到了其中的爆發點,不想錯過獲利的機會。”
“投資人最主要看產品方向,是否是垂直領域的分支、未來是否具有可增長性,以及投資人有沒有較好的退出形式。”王悅名說。
熱錢增多,讓投資人不再高高在上挑揀創業者,因為留給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已然不多、與此同時,出于競爭的考慮,這很多可以不投的項目最后投資機構不得不投,或者選擇跟投。
投資機構志成資本半年來已經投了將近20個項目,但他們也有無奈。志成資本創始人鄧海韜憂慮,過多不靠譜的項目被投資機構競爭,會影響整個投資行業的平衡。
幾近失衡的還有估值。估值的過分夸大從天使輪投資已經開始。很多天使投資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天使輪將估值做的很高,導致a輪以后的估值不得不更虛高。
對創業公司而言,為了獲得資本青睞和媒體關注,虛報融資似乎成為了一種“不公開的秘密”。今年8月,一家創業企業在宣布獲得2500萬美元a輪融資之時,有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實際獲得的融資金額是800萬美元。
行業中通用的虛報程度大概在2-4倍左右,“有的創業公司甚至虛報10倍、20倍,”鄧海韜了解的一個創業團隊就將200萬的融資金額對外公布為2000萬。
vc 2.0時代
原idg合伙人張震、高翔從idg離職,成立高榕資本,張震把這種又是創業又是投資創立新基金的行為稱為vc 2.0時代。
無獨有偶,投資今日頭條、唱吧、美麗說、大姨嗎的原紅杉vp曹毅已經成立源碼資本,互聯網金融方向成為重點;原戈壁合伙人童瑋亮成立梧桐樹資本,《刀塔傳奇》的投資經理idg的鄭蘭,也成立了博派資本。
出來單干的原因之一是利益分配的心理落差。多數投資人在發掘項目并助推其成為明星創業公司之后發現自己的工作和回報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這是投資機構的規則作怪:投資人的薪水由底薪、項目獎金和年終獎組成。所投項目大部分收入會放在機構的資金池中并按比例分配,由于他們在基金中所占股份較低,他們感覺自己獲得收益遠小于自己所創造的價值。
另一方面,在獲得投資經驗之后,投資經理在利益之后對主導權有了新的追求。
通常投資機構為了控制風險,會在做投資決策時由決策人投票,票數通過后才可以投。但有些投資人只負責接觸項目,并不在投資決策委員會中,沒有足夠的決策權。最后只是為投資機構的核心決策者做嫁衣。
vc 2.0的投資人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曾經把創業項目挖掘并推高為明星公司,已有成就好創業公司的經驗;他們從原來的投資公司辭職,募集資金成立新的資本,背后的lp(風險投資的出資人)多數是因公司上市獲得紅利的互聯網高管們,這些高管的經驗同樣可以幫助到創業企業。
不可避免地是投資機構的增加使投資人之間的競爭激烈。“經驗和資源都是虛的,除了多給錢,投資機構真的別無他法。”投資人感慨。
泡沫猶在?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的這句話適合警醒當下的創業者。
上月,經緯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用泡沫論警醒創業者,關于泡沫論的看法分成兩派。
張悅認為,創業本身沒有泡沫。智能硬件還在早期,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有太多的內容和服務沒有提供,做的事都需要實打實的。
前360副總裁李濤,也辭職創業做手機桌面apus,他曾經經歷過2000年互聯網泡沫。“真的是一夜之間就變了天,所有的基金都不投,大家都是現金為王。一旦到了那一步很多創業團隊就扛不住。”
對于當下的創業,他堅定地認為是存在泡沫的。“這種泡沫存在于人心,也存在于整個市場。很多團隊可能根本就什么都沒有,但是張嘴幾百萬美金,估值都是幾千萬美金。這個我非常難理解。”
可能同樣看做泡沫的是人才招聘。
張悅發現,現在招到高質量的人才比以前容易,很多人從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微軟等大公司辭職加入創業企業,這是個好現象。
人才流動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心浮躁。薛皎感覺,現在有幾年經驗的人薪水很高,但薪水不一定和能力向匹配。“一個人隨隨便便換個工作就4-5份offer。”
此輪創業風暴潮是否會重演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悲劇?
“很多人都不知道泡沫到來的速度有多快,破裂的速度有多快。有的時候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可能因為很小的事件引發開來。”李濤提醒。
信息源:免費招聘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信息源:免費人才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